全国咨询热线
RAYBET雷竞技入口RAYBET雷竞技入口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苏州努力建设全球科创新高地
近日,苏州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18条举措,简称“苏州科创18条”,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与产业、产业与资本深度对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苏州,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09年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0年被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拥有4个国家级高新区和7个省级高新区,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均超过千亿元。
迈步新征程,苏州正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抓好锻造卓越创新能力,壮大领先创新主体,集聚顶尖创新人才,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等方面工作,建设全球科创新高地。
今年9月24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2024年江苏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评估结果,苏州入选江苏独角兽企业32家,占全省40%;潜在独角兽企业220家,占全省51%;瞪羚企业486家,占全省36%,三项指标已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入围省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较上年分别增长88%、27%,苏州独角兽企业培育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持续壮大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集群对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苏州,坚持壮大领先创新主体,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
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5万家、全国第一,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全国第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7万家、全国第四,中国独角兽企业18家、全国第六雷火竞技,。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235家,大企业研究院5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35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75%。
在苏州,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可以用“四个90%”来概括:即90%以上研发投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研发人员工作在企业、90%以上专利产生在企业。
与此同时,苏州构筑起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苏州的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全覆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6家、全国第一,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2.3万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2.7%。此外,在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车联网、数字金融、智能机器人、量子科技等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正加快打造一批国家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
在吴江,成立于2019年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围绕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纤维新材料、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领域,构建功能纤维高效成形中试与产业化平台、前沿纤维培育与孵化平台、纤维工程设计与应用集成平台,攻克先进功能纤维新材料等纤维行业基础材料、核心工艺和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我国纺织纤维产业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省、市科技项目3项,自研项目20余项;参与制定并发布标准53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1项、团体标准19项,地方标准1项。
苏州,坚持锻造卓越创新能力,发挥苏州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名所合作,面向全球“揭榜挂帅”,加强技术攻关。
苏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注重在目标追求上“创高峰”,致力增强战略科技支撑。一批承担国家使命、体现苏州担当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集聚,苏州创新“高原”上竖起了更多“高峰”。
目前,苏州建有苏州实验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长三角先进成果转化中心,语言计算、公共算力国家开放创新平台以及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近百家国家级创新平台。
同时,注重在布局导向上“抓两头”,致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一方面,集聚国内外高校院所平台资源,已累计与260多所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有产学研载体158家。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紧抓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载体,积极引导外资及港澳台企业设立实体化研发创新中心、研究院。
此外,注重在创新效益上“促融合”,致力服务企业赋能产业。苏州以“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立足点,围绕“1030”产业体系,构建以创新绩效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对全市124家财政重点支持的科研机构进行分类评估,在新能源、光子、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组建科创联盟,推动同一领域各类科研机构,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加快融合、联合。
今年7月举行的2024年(第十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五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现场,今年新立项的13个姑苏重大创新团队获颁证书。
据介绍,13个重大创新团队均聚焦相关领域“卡脖子”问题,努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其中包括,面向集成电路领域的光通信高端模拟射频芯片开发、高速率硅光芯片及模块的研发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航空用TiAl合金低压涡轮叶片研发、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开发等,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小型集成化质子放疗系统、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抗体药物研发等。
苏州,集聚顶尖创新人才,实施“全球科创伙伴计划”,加大全职院士、战略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及各类人才引育的力度,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全力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
目前,苏州全市人才总量超390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达42万,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自2007年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以来,立项支持10个顶尖团队、59个重大创新团队,市级姑苏领军人才累计达3639人。苏州连续13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同时,苏州,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提速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建好用好长三角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科创载体。
苏州持续推进科技改革和开放创新,优化形成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金融第一推动力作用,创新科贷通、科技保险、科创指数贷、天使投资等,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成立天使母基金,各类备案基金数量近3000只、规模超过万亿元。紧扣开放创新特色,中荷、中日、中新、中德创新合作不断深化,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相城高铁新城、太湖科学城、苏州湾创新区等一批新兴开放创新集聚区加快兴起雷火竞技,。
苏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正深入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区。苏州也将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企业创新活力最强劲、创新成果转化最高效、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创业生态最完善的地区之一。(记者 陆晓华)